中山社區
概要
中山村位處名間鄉中部,東北接東湖 村、東部與仁和村為界、南鄰中正村、西接炭寮村與崁腳村為鄰、西北與新光村為界。
中山社區內內含五個聚落:
頂廍仔:
年名「 址在中山村南部,八卦台地東邊,因其地勢較滿仔高,並且於清末時此地設有就是製糖間,故稱「頂廓仔」。日治時期,八卦台地一帶種植的甘蔗多分部於此,故為甘蔗的集散地。居民約有1770人,以吳姓為主,奉祀蘇府王爺的順安府為信仰中心,目前居民大多數從事茶樹栽培與製作。
湳仔埔:
址在中山村西南部,居名間市街與松柏坑往來要衝。湳仔埔位在八卦台地東斜坡 上,早期相對於湳仔而言,此地為一個尚未開關的荒埔,故名「湳仔埔」,人口數約456人。
軍工寮仔:
址在中正村東北部,台三線省道西側,名間國小與名松路之間的八卦台地斜坡上。 清代此地會有軍工匠寮在此採伐樟樹木料,故稱「軍工寮仔」,此與戴潮春案清代駐軍 有關。此地已無傳統聚落,而為三十餘戶住 家的二層樓房屋,人口數約374人。
枋子腳:
址在中山村中北部,彰南路西側。早在彰南路253巷11號附近有三棵大楓樹故 「三橫楓」,由於聚落建於楓樹下方又名 「楓子腳」,楓音「枋」轉為「枋子腳」,人口數約70人。
水尾:
址在中山村北部,枋子腳西方一公里的小集村。本地利用濁水溪水灌溉,早年圳道未開所引的水量有線,至此已是尾閩地區, 故名「水尾」。目前同源圳圳道經過此地灌溉水源無缺,人口數約239人。
產業發展
社區民眾大都務農或外出謀生,作物以生產茶葉為大宗,間或種植山藥、生薑、 鳳梨、香蕉、通天草、木瓜、檳榔樹、水稻等。
傳說故事
順安府
清道光十一年,「歲次辛卯」,公元一八三一年,天運不順而時氣流。鹿港北頭蘇府大王爺,現在鹿港奉天宮,為撫卹百姓之疾苦,估濟蒼生之顛危,受奉玉旨巡察南北各地,是年九月廿六日駐駕於「滴仔」現 在「名間」,善信迎駕祈求無不靈驗異常。
當時會留蘇府王爺令牌一面供奉於「頂廍仔」,現在中山村頂廓巷吳姓人家,藉以庇佑闔境平安,時過數月適有善信身染重病,屢經求醫未見起色,遂焚香叩求王爺,王爺神威大振,不數日竟無藥服「爐丹」而癒聞者莫不稱奇,凡求醫無效,求王爺而痊癒者,不勝枚舉。
自此成為庄民精神之寄託,後經吳姓人家雕塑全身供奉,千秋典祀。
坑仔媽
坑仔媽的由來,就是以前石頭坑爆發大水時,從崁頂流下來一個神主牌,流到現今的廟那地帶,就在那兒旋轉,而流不走, 這個崑炳去到那兒看見了,才把它撿起來, 他姓劉,劉崑炳把它撿起來,放在坑岸邊的竹欉下,搬了三粒大石頭搭著。雖如此掩護著,也再被冲離兩三次,大水一來,浪淹到那三粒石頭上去,沖下來時神主牌也沒被冲 走,只是在附近打轉,共被沖下來三次,每次都再被撿起來放入。
後來,吳柯和許三元就去募款建廟在石岸上,起先只是小小一間,後來就打掉重
建,連這次的重建已是第三次了。
建廟在那地方,廟旁那棵槐樹,也是百年老樹了。日治時期,這個杉仔要去砍楠樹,坑仔媽不慌不忙地去責備,托夢叫他不可砍樹,讓他肚子痛,才不敢去砍樹。
吳祖厝的故事
據傳吳姓家族的吳崇禧,那時候有做過三日的皇帝,三日而已,算是皇帝敕封過的,也是有皇帝的名位了。通常建造祖厝,都不能用龍柱,但吳家可以,別姓的祖厝都 沒有龍柱,只有吳姓的有龍柱。
吳姓先祖過來台灣時,帶過來的三尊神明也有穿皇帝衫,也有太監,皇帝印是真正的,祖先帶過來了。那時候是帶到崁頂落腳,剛遷徙過來時,祖厝建得較沒那麼舒適。
那時還是清朝時代,縣官或是到台灣當官的,從祖厝那兒經過,騎馬的要下馬,如不下馬,馬腳就被切斷!「呼呼」幾聲,都切斷。如是文官坐轎子經過,也是要下轎, 進去參拜一下,若不如此,那個轎桿就會折斷!很是靈威顯赫。
那時候,吳姓是不和陳姓結親的,因為曾經陳吳械鬥。番仔寮祠奉松柏坑的帝爺, 帝爺都幫助陳姓,吳姓的祖厝裡,有皇帝的正印,和正劍,會派天兵,互相打鬥得「呼呼」響,和帝爺的兵馬打鬥。那次戰鬥結果是平手,分不出誰輸誰贏。
後來,楊本縣過來台灣,去到吳家祖厝時,轎桿折斷了,他說:「台灣怎麼有這樣
靈驗的祖厝呢?我坐轎從這兒經過,也被折斷轎桿。」他就下輛進入,他一進去,哇! 竟然拿假印去換,那顆正印被他換掉了,被楊本縣換掉之後,從此就不再靈驗了。